渣打銀行的分析師警告稱,比特幣短期內「不可避免」地跌破10萬美元。然而,矛盾的是,這一跌幅可能是大型投資者在下一波牛市動力來臨前進入市場的最後機會。
不到三週前,同一批分析師預測,比特幣將在第三季度達到13.5萬美元,並可能在年底前達到20萬美元的歷史新高。然而,如今他們提醒,短暫低於六位數的情況似乎很可能出現。
宏觀經濟壓力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恐懼、貿易戰及美元
比特幣在10月6日錄得12.6萬美元的高峰,這不僅是本地的頂峰,也象徵著市場階段的變化。渣打銀行指出,隨著對美中可能爆發新貿易戰的恐懼升溫,資產拋售開始。
恐懼加劇對美元的需求——同時對風險資產而言如同毒藥。比特幣也不例外。
隨著傳統市場的流動性遲遲未能恢復,且所有貨幣寬鬆的預期被推遲,比特幣現在面臨的背景相當困難,其風險溢價持續增加。

低於 100,000 美元——但時間不長:機會之窗
渣打銀行不認為即將到來的下滑是威脅,反而是一個機會。市場“需要清洗掉弱手”才能上升。那些能夠趁低買入的人可能會在進入第一季度時處於有利位置。
該銀行強調了三個觀察潛在底部的指標:
黃金與比特幣之間的資金流動
上週黃金的拋售與比特幣的盤中上漲同時發生。如果這種反向關係持續,可能預示著資本從傳統避險資產重新轉向加密貨幣。
美聯儲的溫和變動
即使是美聯儲的中性信號也會被解讀為對於風險資產的利多。任何收緊量化緊縮的跡象都可能改善市場流動性並重新激活數字資產價格。
技術性韌性
儘管出現修正,比特幣仍保持在其50週移動平均線之上,該平均線在2023年接近25,000美元。這一上升趨勢基線突顯了牛市結構性強勁的潛力。
期權與期貨:市場成熟的跡象
當市場參與者對短期價格目標爭論不休時,比特幣的市場結構正在演變。
根據CheckonChain的數據,比特幣期權的總未平倉合約首次超過期貨:1080億美元對680億美元。
雖然投機性交易者曾經高度依賴高度槓桿的期貨,現在的注意力正在轉向更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期權允許對波動性對沖而不會觸發強制性平倉——這是機構發展和風險管理精細化的指標。
由BlackRock於2024年11月推出的iShares比特幣信託(IBIT)的期權上市,標志著比特幣機構轉型至關重要的一步。
十月:金價與比特幣聯動性的打破
十月與眾不同:金價和比特幣走向相反。這種貴金屬錄得近10%的漲幅時,比特幣卻下跌了6%。這打破了長期以來“數字黃金VS實物黃金”的敘述。
事實上,這種背離反映出無關的因素。10月21-22日金價下跌是由貴金屬過熱所驅動,而加密市場此前已經以從本地高點下跌17%來調整自己的“痛點”。換言之,比特幣引領了修正階段。
不同的催化劑,不同的時間線
黃金主要對中央銀行的宏觀層面決策作出反應。而比特幣則對多種內部驅動因素作出反應——槓桿、ETF資金流和區塊鏈再分配。這種非同步行為使得加密市場獨樹一幟;它操作自己的時間線。
值得注意的是,像Bybit(XAUTUSDT)這樣的平台上的代幣化黃金鏡像現貨市場走勢而無差異或異常——這對於使用跨對沖策略的加密生態系統內交易者來說是一個重要信號。當基礎設施足夠成熟以維持透明度,即使在震盪中也是如此。
對交易者的啟示
比特幣正在進入一個波動的領域。強手仍然活躍,而機構參與者則通過期權而非期貨增持籌碼。在短期內,進一步的波動是預料之中,另一波至95,000至97,000美元區間的下跌仍然有可能發生。
不過,從6至12個月的時間跨度來看,宏觀經濟週期和機構化參與的增長都表明長期上升趨勢依然存在。
